
正在用来晒稻谷的谷笪
谷笪是什么?一种晾晒谷物的用竹篾编成的粗席子。由竹篾条编制而成,它长约一丈三,宽不过九尺,两端用竹夹固定,展开像超大号的席子,卷起来又若一个烟囱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前,大凡种地需收割庄稼的,都备有几张谷笪。
竹是大自然造化给南方山区的恩赐,茂密的竹林、修长的竹子,还有鲜嫩美味的竹笋,无不是人们所喜爱的景致与物品,用竹篾、竹片制成各种用具,也是许多产竹山区的传统工艺。就制作工艺而言,谷笪属竹制器物中编制难度最大的一种。其难度一在选材,二在备料,三在编制的手艺。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后把竹子砍回来,竹龄在2—3年的毛竹,太嫩的竹子不经用,太老的竹子剖起来容易拉丝,只有这种年份的竹子柔韧度最为适中。这样作出的竹具才不会长蛀虫,截筒、旋节、刮青、破竹、条片、剖篾,在这些工序中,剖篾要有功夫,每条篾条都必须剖到厚薄均匀、宽度一致,这对于纯手工的篾师而言也不简单,聪明的篾师便发明了一种名曰“刀门”的工具,那是并排钉立在条凳上的两片利刃,将剖好的篾条在利刃中间拉过,篾条的两边便被削得整齐划一了。接着就是编织,一般用三片篾黄加一片篾青的顺序依次排成纵列,人蹲在上面用脚踩住固定,然后将三片篾片撩上来,另三片篾片压下去,谓之“三压一”编法,撩起的篾条用左前臂搂住,右手拿一片篾黄横穿而过;第二行横篾比第一行间隔一条纵篾,边穿边将缝隙调整细密。灵巧的双手像魔术师变戏法,舞动的篾条令人眼花缭乱,“哗哗”作响的声音仿佛悦耳的旋律,令人赞叹。随着双手迅速穿插,编制的面积渐渐扩大,谷笪便慢慢成形了。“三压一”工艺的好处,在于编出来的谷笪不但结实紧密,而且花纹呈错层阶梯状,看起来分外美观。手艺好的篾师两三天即可编成一张谷笪。
现在,农村大都在门前铺了水泥地板,既简便又快干,谷笪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,做谷笪的工艺也无迹可寻了。于是有人索性将谷笪拿来盖猪圈、围鸡舍鸭舍,甚至当了菜园的篱笆。最不济的,是折成小块塞进灶膛,任其绽放出耀眼光芒,耗尽最后的余热。
|